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
预防溺水是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的头等大事。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每年约有5.7万人因溺水死亡,其中青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溺水死亡总数的56.04%。
夏季将至,安全问题不容忽视。为了加强安全教育,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防溺水安全常识,一起来看看吧!
“四知”与“六不”
父母应该:知道去哪里,知道同伴,知道什么时候回来,知道内容。
儿童应: 未经允许不得下水游泳;未经允许不得与他人一起游泳;没有父母或老师的指导,不要游泳;不要在没有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不要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请勿在未经授权救援的水域游泳。
温馨提示:学生离校时,家长须负责监督。如果老人在家照顾孩子,一定要和老人沟通好,不要因为爱让孩子出去玩,及时了解孩子的动向。
如何判断是否溺水?
真正的溺水是无声的、快速的,而不是“用力捶打、大喊救命”。家长发现孩子在水中出现以下迹象时要提高警惕↓↓↓
突然一片寂静,他的嘴淹没在水中。
手臂可以向前伸展,但不能划向他人。
直立在水中,无法踢腿,常常挣扎20-30秒后就沉下去了。
眼睛可能暗淡或闭上,头发可能遮住前额或眼睛。
头可能会向后仰,嘴可能会张开,有些孩子的头可能会向前倾斜。
看起来就像您正在仰望天空、海岸、泳池边缘或码头。如果询问时没有任何反应并且您的眼睛分散,您需要立即寻求帮助。
哪些地方需要格外警惕?
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容易发生溺水的地点不同。夏季将至,家长们一定要警惕这些“危险水域”↓↓↓
01
4岁以下儿童容易溺水的地方:水箱、浴缸等。
02
5-9岁儿童容易溺水的地方:沟渠、水库、池塘、溪流等。
03
10岁以上儿童容易溺水的地方:河边、游泳池、海边等。
如何预防未成年人溺水?
游泳池防溺水
●请务必带孩子到正规的游泳池游泳。
●入水前,确保孩子已掌握相关安全技能并做好热身运动。
●如果与孩子一起下水游泳,必须让孩子与成人保持在一臂距离的范围内;如果您的孩子自己游泳,成人必须始终提供有效的监督。
●儿童水上游泳玩具不能替代标准漂浮设备。
开放水域溺水预防
●如果带孩子去海边玩水或游泳,大人应时刻监督。
●如果多人一起去海边游泳,必须安排专人轮流看护孩子。
●如果在海里游泳,一定要让孩子穿上适合孩子体型的安全、合格的救生衣,并扣紧所有带扣。
●如果带儿童上船,家长和儿童必须穿戴救生衣并确保所有带扣均已扣紧。
溺水时如何自救?
01
冷静是第一位的
尽量保持冷静,双手不要举过头顶,不要挣扎,全身放松,把重量移开。
02
仰泳,露出鼻子
屏住呼吸,头向后仰,脸朝上,使嘴和鼻子露出水面。
03
深呼吸并浅呼气
呼吸时注意深吸气、浅呼气。经常用手和腿刷水。如果遇到漂浮物,一定要紧紧抓住并向周围求助。
遇到有人救人时,要积极配合,不要惊慌,抓住施救者。
溺水者如何救助?
在游泳池里
●如果看到有人在游泳池里溺水,请立即向救生员求助。
户外
●如果发现有人溺水,请大声呼叫并寻求成人的帮助。同时拨打110报警并联系120急救人员。
●切勿直接跳入水中或手拉手施救,以免发生连环溺水悲剧。
●寻找救生圈、木板、竹竿、树枝等,扔向落水者。救人时,要趴在地上,降低重心,以免被拉入水中。
关于溺水,你要警惕这些误区
如果你会游泳,水技好,就不可能淹死吗? ❌
●不要因为你会游泳就放松警惕。
●疲劳、抽筋、禁食等可能使人无法正常游泳,导致溺水;在海边、河边等野外水域,水草、碎石、淤泥、急流都可能引发事故。
溺水者可以手拉手救人吗? ❌
●当身边有人溺水时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伸手将其拉上来。然而,“人链”形成后,一旦有人因体力不足打破“平衡”,很多人就会掉进水里,酿成悲剧。
戴泳圈能“救命”吗? ❌
●由于海水中存在大浪、高温、漂浮物等,充气游泳圈无法有效保证使用者在海中游泳时的安全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zcsqcyx.com/html/tiyuwenda/7214.html